《宇称不守恒发现之争论解谜》今年初在香港出版,书中曾提及一九七二年李政道和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在上海华山医院见面时的情况,其时本文作者全程在场,兹因该书描述的主要点与事实有出入,特撰本文作出澄清。——《明报月刊》编者
几个月前,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出版了《宇称不守恒发现之争论解谜》一书,后来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又出版了内容基本相同的简体字版。
《宇称不守恒发现之争论解谜》的第一部分是《李政道教授答〈科学时报〉记者杨虚杰问》(以下简称《答问》)。李在《答问》的(十九)中描述了一九七二年他和我父亲杨武之先生在上海华山医院会见时的情况。那次会见时我全程在场,李所描述的主要点与事实不符,现澄清如下:
一、李在《答问》中说
“杨武之先生很想和我见面”(编按:本文标楷体字为《答问》中原文),事实是我父亲从未提出过想和李政道见面。
我的大哥杨振宁和李政道共同获得一九五七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后,我的父母亲曾于一九六O和六二年两次飞赴瑞士日内瓦与杨振宁夫妇和我二哥杨振平相聚,这两次李政道都曾拜访过我的父母亲。据父亲回到上海后告诉我三哥夫妇以及我们夫妇:“李政道来拜访纯属礼节性,我对李政道并没有特别印象。”
一九七O年,我父亲因严重的糖尿病再加肺部反复感染,入住上海华山医院,以后就未能再起床,当然也不能出国去会见我在国外的兄嫂们。一九七一年夏,杨振宁作了破冰之行,回到阔别二十六年的祖国大陆,到上海下飞机即直奔医院探望病重的父亲。在我哥哥此行的带动下,一九七二年,多位美籍华裔科学家包括李政道在内,纷纷回国访问。我父亲在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的老同事如任之恭、顾毓秀先生都先到华山医院探望我父亲。一九七二年十月的一天,上海市当局派人来和我们说,周总理在北京会见李政道时,曾建议李到上海后也去医院探望生病的杨武之老先生,现在李政道已由北京来上海,将来探望我父亲。这就是我父亲会见李政道的由来。
二、李在《答问》中又说,在见面时
“武之先生请我去他病床旁,紧紧地将他的手握住我手……说:‘很清楚振宁和你(指我)六二年破裂的经过,振宁对不起你,请你原谅。’”“你们(指振宁和我)是天下的奇才,为了中国下一代的学子,虽然振宁对不起你,请你原谅振宁。”
(这两段李说是我父亲的话,引号是《答问》中原有的)李接着说我父亲
“然后他(指我父亲)更紧紧地握住我的手,反反覆覆地、一遍又一遍地说这几话”,李还说
“我极受感动,带泪向武之先生说……”。
李政道讲的这些都不是事实。
一九七二年春我父亲已病得十分严重,曾几次因为高烧而意识不清。一九七二年夏稍有好转,但极度虚弱,高度失聪,说话困难而且不清楚。父亲是躺在华山医院的病床上会见李的,父亲说的话李听不懂,都需要由我复述。父亲断断续续地、礼貌性地感谢李政道来探望,并礼貌性地祝李政道在学术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父亲已经无力紧紧地握住别人的手(见上图)。我更完全没有听到父亲曾“反反覆覆地、一遍又一遍地”说过的那些话。父亲虽然戴了助听器,大声在父亲耳边重复两三遍,他才略能了解一些。我也没有看见李曾带泪和我父亲说话。短暂的会见很快就结束了。
这就是父亲会见李政道的全过程的事实。